石墨课堂—焙烧的目的
焙烧是炭和石墨制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热处理工序之一。焙烧是将成型生制品装入焙烧炉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按一定的升温速度,使生块中的沥青碳化变成焦炭并与碳质颗粒连结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理化性能的整体的热处理过程。成型后的生制品是由焦炭颗粒及黏结剂两部分组成。

由于黏结剂(一般使用沥青)的存在,生制品还不具备使用时所必需的一系列理化性能。比如生制品在常温下虽有一定的强度,但性脆,不耐冲击不耐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沥青软化点以上)即呈软化状态,极易弯曲变形。此外,生制品电阻极大,几乎是不导电的。

为了使产品具备使用时所需要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能,必须将生制品按一定的工艺条件进行焙烧,使黏结剂焦化,在骨料间形成焦炭网格,把所有不同粒度的骨料牢固地连结在一起,才能使产品具有一定机械强度、耐热、耐腐蚀、导电、导热性良好的成品或半成品。因此,焙烧的实质是沥青的焦化,并与各种粒度骨料形成碳网的热处理过程。炭素制品通过焙烧过程,达到以下目的。
上一篇: 石墨课堂—炭素制品的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