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课堂—石墨化供电的特点
大功率:开始功率和上升功率大的选择影响着石墨化的质量和电耗,开始功率大上升功率快,石墨化炉升温就快,下达同样的电量,通电时间就可以缩短,减少了热量损失,这样有利于降低石墨化品的电阻率。
高电流密度:电流密度越大,炉芯温度就越高,产品的石墨化程度就越好。目前大型石墨化炉的炉芯电流密度倾向于提高到2A/cm2以上,从而使通电后期的炉芯温度达到2600℃以上。

快曲线:快曲线是指以最短的送电时间完成计划用电量,减少了炉子表面的热损失,提高了炉温,并降低了电耗。石墨化炉通入炉内的电流和电压是随着通电过程的进行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的,如开始通电时,因炉芯电阻比较大,启用的电压比较高,但电流不大,以后炉温逐渐上升,炉芯电阻逐渐下降,输人到炉内的电流不断增加,为了保持规定的电功率,就需要相应的降低输人电压。

在石墨化通电过程中,电流、电压、功率和功率因数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如下:电流。送电前期,由于炉内电阻料和保温料含有水分,因此炉阻较大,电流上升得较慢。到了送电中期,制品处于结构转变阶段,要求升温速率适当控制,此阶段电流增加缓慢。送电后期,要求炉芯温度快速升至高温,电流可迅速增至最大值,并且要求恒定一定时间。
电压。通电开始时,炉芯电阻较大,必须馈入一定电压值,炉芯才能通过适当电流。当炉体水分蒸发完毕以后,炉阻才到达正常值,此时电阻值也上升到一个峰值。以后电压随着炉阻的逐渐衰减而降低,直至停止送电。

功率。送电前期,不断调节升高电压档次,来保证功率上升。送电中期,电流逐渐增大,功率也随着逐渐上升。到送电后期,功率随着电流的逐渐增大而自由上升到最大值恒定一段时间以后,再逐渐下降至停炉。
功率因数。送电初期和中期,直流石墨化炉的功率因数较高,一般为0.96左右,送电后期,当炉阻不断下降,功率因数也随着下降,待由串联到并联后,功率因数才又提高到送电初期的水平,之后又逐渐下降到送电结束为止。